最近,我經常觀察到一個令我憂心忡忡的現象,就是「電子操縱的家教」在大人與小孩之間出現。如你在週末出外用膳,便會發現為數不少的家長,他們利用智能手機、小玩意(如遊戲機),或其他電子媒體產品等等,來「看顧」他們的子女,這樣,成人們便可以繼續暢談、繼續用膳。本人並非對智能手機、平柀電腦、小玩意(如遊戲機)等等在成人或學童中被廣泛地使用有着偏見,只要他們是用來了解世界最新狀況,或為着方便通訊為目標來運用它們。然而,我絕對未能接受為令幼童,甚或嬰孩們在公共場所內安靜,而利用那些電子產品來規管他/她們的行為。這條界線,我一定要設。
回想當年那些美好的日子,家長們是怎樣與子女在飯桌上展開對話與溝通的呢?
如果家長們細讀有關調查,便會感到震驚:小孩的學術成就取決於他/她們在初生數年間從成人那裡聆聽多少的語言。「最能可以預測到孩子將來的聰慧程度、學業成就,及社交技巧等,取決於他/她們在嬰兒時期每天所聆聽到的生字多與少。」1
與孩子溝通和共享優質的時間,已隨着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而漸趨減少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在子女的年幼時期為他/她們做好榜樣,以身作則,並為他/她們建立良好的習慣。與他/她們一起朗讀,是做父母其中一種最易及最有效的以身作則的方法。與子女談論他/她們所喜愛的書籍,或某故事怎樣令他/她們產生迴響與共鳴,藉着這些,可以讓家長對子女有着更多了解及深層次的認識,那管子女只有兩歲或三歲,都能達到。
於2005年刊載在Early Education & Development期刊內之一項本港調查當中所得,顯示有進行早期家庭閱讀的是最為重要,能達致閱讀成就,就算是那些正在接受正統閱讀指導的在學學童亦然,因為調查樣本是來自小學二年級(大約八歲)學生。在家長的問卷裡,問及有關與子女講故事時的問題,是與子女的閱讀成就有關的。結果顯示,家庭閱讀之個人尺度與閱讀發展是息息相關的。
此項調查讓我們了解到家長確實肩負着一個重要的角色,藉着與他/她們一起朗讀來好好地看顧子女的思維,不是將子女單獨地交給電子媒體掌控。
資料來源:
[1]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y Drs. Betty Hart and Todd Risley. Blakemore & Ramirez(2006).Baby Read-aloud Basics: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.
Media Use by Children Younger Than 2 Years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, available at: http://pediatrics.aappublications.org/content/128/5/1040.full.pdf+html
Lau, Jasmine Yuet-Han and McBride-Chang, Catherine(2005) ‘Home Literacy and Chinese Reading in Hong Kong Children’, Early Education & Development, 16: 1, 5 — 22,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psy.cuhk.edu.hk/psy_media/Cammie_files/058.home%20literacy%20and%20chinese%20reading%20in%20hong%20kong%20children.pdf
王素瑩Percie, 書伴我行(香港)基金會培訓導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