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兩個兒子的爸爸,小兒子還有幾個月便六歲了,今年九月將升讀小一。
我本來對講故事的好處及方法了解不多,但今年二月我參加了由「書伴我行(香港)基金會」舉辦的兒童啟蒙老師訓練後,令我獲益良多。除了一些有用的技巧外,訓練令我最大的得著是明白到整個講故事的過程必須是愉快的,不強迫,多鼓勵,不批評孩子不懂或答錯。
我把所學到的技巧實踐去給兒子講故事,發覺效果比以前好很多,小兒每晚都要我和他一起看書和聽故事後才肯睡覺,即使五分鐘也好,否則他就會哭起來,但是差不多每次都是欲罷不能,延長至半小時至一小時,我相信他已愛上了閱讀。看書和講故事不單幫助了小兒,也使我着了迷,我現在甚至覺得自己成了半個講故事人,有機會便會向人介紹講故事的好處和方法。
此外,我也想談談另一些感受,我之前也參加過一些有關兒童教育的講座,或一些兒子幼稚園的校內活動,每次都發現一個有趣現象:參加那些活動的都以媽媽為主,爸爸都不多。許多時,我都會擔心只有我一個是男的,那我就可能會變得有點怪怪了。
大概這是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的緣故吧?也會有人認為這是正常不過的。當然,若妻子是不用上班的全職主婦,她多出席那些活動很合理。然而,現今不少家庭的父和母都要上班,那麼為什麼爸爸會少出現呢?
我想我大概是一個較另類的爸爸,因兒子的教育主要是由我負責,同時我是自願的。自己日間有全職的工作,需要負起養家的擔子,但我每天會盡量爭取早些放工,回到家裡,便趕快陪兒子學這學那,每晚陪兒子看書,給他講故事,這已成了習慣。我也曾因此被一些朋友嘲笑過,說我是「二十四孝老豆」,被認為太緊張子女。這個我不否認,但我覺得值得,也享受,因與兒子相處和一同學習時很溫馨,看到兒子通過與我一起看書和聽我講故事而喜愛閱讀,而且已能認識不少字,我也很滿足。
個人的愚見是,作為父親,除了把養家的工作作為職業外,為何不可以同時把當爸爸也作為職業呢?正如Percie所說,給孩子講故事不難,開始時每次五分鐘便可,講得不好也不要緊,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把工餘時間多放在子女身上?
我沒想過要成為一位成功的爸爸,只是感到自己即使做得不是最好,也心中無愧,因為已盡力為兒子負出了愛和時間,只求付出,不求收穫和回報。何况,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。
父親節快到了,只想藉此分享一些個人的想法,並希望爸爸們都為自己兒女多花點時間和關懷。我作為一個爸爸,也向各父親招手一起做個愛給孩子講故事的爸爸。 祝父親節快樂!
Kenneth Chow – 兒童啟蒙老師社區訓練計劃參加者 (台山商會學校)